院长周术槐教授接受《城北往事:一座百年老屋及其周边记忆》电视专题片拍摄组专访

发布者:李端棻研究院发布时间:2022-05-17浏览次数:

2022年5月17日上午,应六集电视专题片《城北往事:一座百年老屋及其周边记忆》拍摄组的要求,贵阳学院李端棻研究院院长周术槐教授在研究院326办公室接受了拍摄组的专访。

六集电视专题片《城北往事:一座百年老屋及其周边记忆》,是贵州省广播电视局2022年“红色文化宣传”重点扶持项目。该片以乌当区文联提供的建党一百周年红色文化读物《红云蔚乌当》为主要内容,从乌当区高公馆即“中共贵州省工委北衙活动旧址”入手,以纪实手法,解读和反映了血雨腥风年代,贵州地下党林青、秦天真、高言志等矢志不渝,不惜流血牺牲的奋斗历程,以及高公馆保护地下党、红军“百宜阻击战”等精彩的红色文化故事。该片由乌当区融媒体中心、原点记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执行拍摄。在当天的活动中,乌当区作协主席冯飞、原点记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郑铁亲临拍摄现场指导拍摄。

在拍摄现场,周术槐教授就中共贵州省委早期革命活动家林青、秦天真等人的优秀历史事迹作了生动形象的讲解。周教授指出,1933年夏天,秦天真从贵州省立高中即今天的贵阳第一中学毕业后,回到老家毕节县城,当了一名“教书先生”。同年冬天,毕节县城诞生了黔西北地区最早的地下党组织——中共毕节党支部。支部的负责人就是林青,成员有缪正元、秦天真。在革命活动中,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展支部的工作,他们先后联络了徐健生、宁起坤、孙师武、王树艺等积极分子,发起成立了“草原艺术研究社”。“草原艺术研究社”的组建,有力地推动了党的先进理论在黔西北地区的传播,为贵州民主革命奠定重要思想基础。这一历史是中国共产党贵州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与学习。

在当天的拍摄活动中,贵阳学院李端棻研究院办公室主任苏慧、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哲学专业硕士生秦玲协助拍摄组参加了相关活动。